121人浏览 2024-01-17 17:00:21
养鱼老三样之——升温
当淡水观赏鱼生了病,升温是有一定道理的。
观赏鱼是冷血动物,也叫变温动物,它的体液循环系统的运行速度是会随着温度的改变而做正相关的变化的。
简单说,水温越高,鱼类的体液循环速度越快;反之则慢。
在我国北方冬季的野外湖泊,水面会结冰,湖底的鱼类都会沉在湖底进行一种近似冬眠的行为,不论是血液循环还是消化系统的运转,速度都是一年中最慢的。
当观赏鱼生病了,需要调动鱼体的免疫系统来抵御病原对鱼体的侵害,这是一个耗能的过程,需要高速的体液循环做支持。
所以升温对于鱼病的康复的确是有正面作用的。
但是,并非所有的鱼病都适合升温。
比如指环虫病、比如锚头蚤病,比如腹水病,你就算把温度升到观赏鱼能够耐受的极限都是毫无效果的。
另外,有些观赏鱼不耐高温,过量地升温就会把它们杀死。最具代表性的观赏鱼就是我国原产的胭脂鱼。
结论:老三样中的“升温”是有用的,但是要把握好温度的极限值,还要看准观赏鱼耐受高温的能力。
养鱼老三样之——换水
在观赏鱼生病的时候,给鱼缸换水是有一定“小道理”的。
之所以是“小道理”,是因为这个养鱼动作背后是存在很大风险的。
换句话说,有时候换水这个行为是对的,有时候是错的。
什么情况是对的?
哗仔答:水质败坏的时候是对的。
我们都知道,观赏鱼之所以生病,在很多情况下是鱼缸水质先坏掉了,在大多数情况下,水质坏掉有三那种表现——
第一,氨氮超标;
第二,亚硝酸盐超标;
第三,药物浓度超标。
不管是哪一种,换水都是正确的选择,尤其是在药物浓度超标的时候,换水可能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另外,当观赏鱼体表被寄生虫或者致病菌感染的时候,鱼体的粘液细胞会大量分泌粘液来抵御病原的攻击,水体中的粘液代谢物就会激增,换水也可以大幅减轻硝化系统的工作压力。这也是有益的。
什么情况下是错的呢?
哗仔答:当观赏鱼的鱼病是由水温或酸碱度波动引发的,或者换水基本功不扎实的时候,这时候就是错的。
比如应激反应,很多时候是由水温激变引起的,这时候,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保持水温稳定,让观赏鱼静养一段时间,而非继续折腾观赏鱼。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鱼主人不折腾,病鱼都可以自行康复。你越换水,它死得越快。
另外,如果你的换水基本功不扎实,不仅会造成水温的剧烈波动,还可能造成水体酸碱度的剧烈波动,甚至将过量的余氯引入鱼缸,这对于已经生病的观赏鱼都可能是灾难性的。
结论:老三样中的“换水”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要分清适用情形,不可胡乱使用。
养鱼老三样之——下盐
总算讲到哗仔最想分享的版块啦!
有多少淡水观赏鱼玩家在淡水鱼缸里撒过盐?请举手!
相信这个比例可以超过淡水观赏鱼玩家总数的八成。
你们为什么要在淡水鱼缸里撒盐?
有些朋友说:鱼店老板让我这么做的。
也有些朋友说:网上的某篇文章里讲的,还说出了其中的道理。
他们所谓的道理,不外乎下面三种——
第一,杀菌;
第二,治疗;
第三,调节渗透压。
可是不知大家有没有仔细研究并推敲过:他们这些人讲得所谓“道理”真的有道理吗?
就算有些人在用盐以后鱼病痊愈了,可是,那真的是大盐的功劳吗?
如果你还没有反应过来,哗仔来举个例子:比如你感冒了,你妈给你做了一个大白馒头,你吃了,第二天病好了。你可不可以得出“是馒头把我的病治好了”的结论?
鱼缸里撒盐了,鱼病好了,我们凭什么可以得出“撒盐可以治病”的荒诞结论?
撒盐可以治病的科学依据在哪里?大家就不去探寻一番吗?
如果你对养鱼知识足够了解,你就会发现,支持用盐的人口中所说的“杀菌”、“治疗”和“渗透压”其实是一回事儿。
所谓杀菌,指的是通过调节渗透压的方式来灭杀致病菌。
哗仔只举一个反例:我们通常在淡水鱼缸里添加的盐形成的盐度为千分之三或者千分之五。海水里的盐度是千分之三十五左右,请问海水里有致病菌吗?千分之三十五都杀不死的细菌,你凭什么用千分之五的盐度来杀死它?
退一万步讲,假如千分之五的盐度可以杀死细菌,那鱼缸里的硝化细菌算不算细菌?我们为什么要用盐杀死硝化细菌?
这是不是自相矛盾呢?
所谓治疗,也是通过调节渗透压来消灭鱼体病灶处的致病菌,从而实现至于的目的,本质上和上面的“杀菌”思路是一个意思,不值得反驳。
这个时候,很多朋友会提出“盐水治愈水霉病”的案例。
请这些朋友注意!在治疗鱼类水霉病这件事上,业内因为找不到孔雀石绿的替代品而苦恼不已,如果大盐就能轻松解决这个问题,你觉得那些鱼类学家都是傻瓜吗?
还有朋友说大盐可以杀死寄生虫。
请朋友们记住了!鱼类常见的寄生虫中,没有一种是可以用千分之五的盐度来灭杀的。比如有朋友用大盐来杀小瓜虫。其实你不用下盐,小瓜虫只需通过升温就可以解决问题,放盐和不放盐对于治愈的速度没有任何影响。不相信的朋友可以下次自己做个实验,就真相大白了。
至于支持用盐的朋友经常提到的“渗透压”,那是他们最后一块遮羞布了。
之所以能成为遮羞布,那是因为他们打了一个天大的赌,他们在赌你们这些观赏鱼新手都不懂渗透压,而且就算你们去研究渗透压了,你们也研究不明白。
搞笑的是,他们赌赢了!
他们不仅赌赢了,而且赢了30年!
三十年来,几乎没有人站出来对他们的荒谬做法提出质疑,只是因为要把鱼体的渗透压问题搞清楚太难了。
哗仔今天把答案告诉大家,让大家对这个问题有个简单的认识。
鱼体的渗透压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是鱼体的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之间的渗透压,哗仔称之为“内渗透压”;
第二,是水环境的水与细胞外液之间的渗透压,哗仔称之为“外渗透压”。
内渗透压根本就无需水环境中的盐度来调节,鱼饲料中的盐分足以支撑这部分渗透压的平衡。为了调节“内渗透压”而撒盐,纯属画蛇添足;
外渗透压可以通过鱼体肾脏和鱼鳃的功能达到完美平衡,通过下盐的确可以减少鱼缸水进入鱼体的速度,但是这不仅没有好处,反而有坏处。
鱼体要想实现健康运行,必须进行排酸排氨,这都需要肾脏来配合完成。在观赏鱼生病期间,我们需要肾脏来实现鱼体的排酸排氨目标。这时候,我们到底是应该让肾脏加大排水量,还是减少排水量呢?
答案显而易见。
玩金鼓鱼和黄鳍鲳的朋友在鱼缸里撒盐,那是因为它们是汽水鱼;
玩三湖慈鲷的朋友在鱼缸里撒盐,那是因为三湖慈鲷的原生环境中就有盐;
玩玛丽鱼的朋友在鱼缸里撒盐,那是因为玛丽鱼是广盐性鱼类。
你的鱼缸里养的是金鱼、锦鲤、龙鱼或者是灯鱼,你在淡水鱼缸里撒盐,是为了什么?
结论:在鱼缸里撒盐,的确可以调节渗透压,可是我们不需要啊!你在鱼缸里撒一个我们不需要的东西,是因为钱多呢?还是因为单纯呢?所以,老三样中的“撒盐”是一个极其荒诞的行为艺术。
无毛猫智商情商双高,但却很少人饲养,无毛猫令人避而远之,逃不开这7个原因,很真实!01【长相够特别】无毛猫,顾名思义木有毛发,身体褶皱明显,很多人都接受不了,它们脸部五官的比例,也是奇奇怪怪的,大大的眼睛,小小的脸,这样一想是非常漂亮的。但整体上看,比例就是很奇怪,超级大的耳朵,很突出,脸部很多褶皱
无毛猫近几年越来越受欢迎了,很多人都想养一只无毛猫。为什么这种猫会变得这么受欢迎呢?其实都是因为无毛猫的这6大优点,怪不得养过的人,都不想换猫了!1、外表很酷可能很多人一开始都觉得无毛猫全身没有毛发,还有很多褶皱,看起来很恐怖,也很丑。但随着无毛猫在宠物市场的时间变长,大家都已经慢慢接受了这样的长相
斯芬克斯又称无毛猫,是近年来越来越受欢迎的宠物品种之一,它被广泛地认为是非常时尚和有型的宠物之一,无毛猫的外观非常独特,外貌像是一部分狮子和一部分猫。在下面将探讨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将无毛猫纳入自己的家庭中。独特的外观和个性首先,无毛猫非常好看且独特。由于它们没有皮毛,所以它们的皮肤通常很光滑,皮肤的颜
猫有很多品种,但并不是每一种猫都很好养,对于新手来说,如果没有足够准备和精力,那么养错猫,无异于买罪受。尤其是像人工培育出来的无毛猫。为什么不建议养“无毛猫”,网友:养过都怕了!01 价格高昂为什么不建议养无毛猫,首先无毛猫是加拿大人工精心培养出来的猫,而且数量稀少,加上运输成本,无毛猫价格是非常高
无毛猫是为猫毛过敏的人培育出来的一个猫品种,它的身上只有细细的绒毛,肉眼很难看得见,因为丑陋的外表一直不太符合大众的审美,但是也有不少人是喜欢的。1、注意保暖和防晒无毛猫只有细细的绒毛,不能保暖。所以它们既怕热,又怕冷。如果室温低于20度,它们就会感到冷,低于10度就会被冻死,所以家养的无毛猫室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