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宠物百科

宁夏荒漠猫简介

100人浏览   2024-09-10 10:02:52


荒漠猫(Felis bieti)是猫科猫属的一种哺乳动物。

形态特征:荒漠猫体形较家猫大,尾长,四肢略长,耳端生有一撮短毛。体长610-680毫米,尾长295-310毫米,体重4-8公斤。体背部棕灰或沙黄色,背中线不明显。身上毛长而密,绒毛丰厚。头部与体背颜色一致,上唇黄白色,胡须白色。鼻孔周围和鼻梁棕红色。两眼内角各有一条白纹,额部有三条暗棕色纹。耳背面棕色,边缘棕褐,耳尖生有一撮棕色笔毛,耳内侧毛长丽密,呈棕灰色。眼后和颊部有二横列棕褐色纹。四肢外侧各有4-5条暗棕色横纹。四肢内侧和胸、腹面淡沙黄色。尾末梢部有5个黑色半环,尖部黑色。荒漠猫比兔狲头骨粗实,吻部短宽,鼻骨后部也较宽,颧弓粗而宽,额骨略隆起,后部平。听泡凸圆,很显著,胸室大而近圆形,矢状脊短,人字脊显著。牙齿构造基本似虎、豹的牙齿。上门齿成一横列,采齿发达,裂齿尖锐。

生活习性:荒漠猫生活有规律,晨昏夜间活动,白天休息。性孤僻,除交配期(1—3月)外,营独居生活。 荒漠猫主要以鼠类、鼠兔、旱獭、鸟类等为食,所以活动区域与这些动物的分布密切相关。在高山裸岩地带和阴坡的云杉林中,由于植物贫乏,啮齿类数量稀少,所以就没有它的踪迹。而在柏木疏林和高山灌丛一带,由于食物和隐蔽条件良好,啮齿动物数量多,它的活动痕迹,如足迹、脱落的毛团、食物残骸和粪便等,也就很常见。春季地表尚未完全解冻时,它依靠灵敏的视觉、嗅觉和听觉,用前爪在高原鼢鼠的洞道上方将表土拨开,待高原鼢鼠出来封堵洞口时将其捕获。对于在地面活动的鼠类,它一般在都能就地捕获。夏季是荒漠猫的繁殖、哺乳季节,这时大量的鼠类幼仔也开始独立生活,在地面上活动频繁,恰好为荒漠猫提供了丰富的食源,有利于哺育幼仔,所以在这时期荒漠猫的活动范围也比较小,而且很固定。秋季各种鼠类相继侵入农村田野中自然干燥的麦垛附近,有的从地下挖掘洞道一直延伸至麦捆下面,将麦穗和麦茎拉入洞道,此时荒漠猫也尾随鼠类而来,夜间在麦捆周围活动频繁。冬季气温低,荒漠猫就在夜间到悬崖边上去捕食雀类、鸡类等中、小型鸟类,但过深的积雪常常影响鼠类的活动,造成荒漠猫食物短缺,有时被迫迁移到居民区附近活动,盗食家禽。

栖息环境:栖息在海拔2800-4000米的黄土丘陵干草原、荒漠、半荒漠、草原草甸、山地针叶林缘、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地带,也在雪地上活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