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人浏览 2023-04-26 12:00:22
Part.1
铲屎官们可以不用把这个概念那么想的那么复杂,简单来说就是猫受到了压力或刺激。在医学上,应激是一种非特性的全身反应,会导致动物的机体出现一系列变化,比如血压上升、血糖上升等。
当动物受到外界刺激时,会产生一种相应的反应去适应这种刺激。但如果事发突然,超过了它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产生很多不良影响,甚至诱发各种疾病,严重时会猝死。
猫咪出现应激反应,症状可轻可重。但轻微的症状很容易被铲屎官们忽视,导致后来猫咪出现继发疾病后,主人一头雾水+措手不及。
轻微的症状:猫咪平时睡觉的地方发生改变,喜欢钻床下睡;饮食发生了变化,食欲减退或出现异食癖现象;不喜欢和主人互动,变得很孤僻。
轻微症状的继发疾病:应激反应造成猫咪的食欲减退,猫咪长时间少吃或不吃,会引发脂肪肝。
严重的症状:绝食、呕吐、尿闭、拉稀、猝死。
猫的心理承受力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弱,就算是在家里非常傲慢强势的猫,出门也会变得非常怂。所以,猫出现应激反应的原因显而易见,多半也跟铲屎官有很大的关系。
自然因素:打雷、温度变化;
人为因素:恐吓猫、用偏激的方式给猫洗澡、带猫出门、搬家、家里来了新成员、外面噪音太大(放炮、装修)等。
首先,铲屎官们不要粗心大意,猫咪有任何情绪上的问题都不能小觑。假如猫咪吓得躲起来,不要硬把猫咪拽出来。这种情况很常见,家里来了客人(尤其是小孩子)想要玩猫,刚好猫咪很怕陌生人,假如纵容客人硬把猫拖出来,很容易给猫留下心理阴影,以后猫咪也会很怕人。
这时候的正确做法是:主人先温柔安抚猫咪,让猫咪在自己的安全地带独处,不强迫它出来,让它自己慢慢调整恢复。
一旦猫咪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比如绝食、呕吐、尿闭等,需要尽快就医,不能耽搁。
在此要特别强调,不要拿自己的猫咪和别人的猫咪作比较,多数室内猫咪的内心还是很脆弱的。尤其是上班族们养猫,猫咪小时候就自己在家,接触的人和物都较少,情绪会更加敏感。主人尤其要注意不要过度恐吓和责罚猫咪。
其次,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假如猫咪很害怕躲起来,切记不要让客人去打扰猫咪。这个行为看似矫情,但猫咪真的很容易因为客人的硬拉硬拽出现身体状况。有些猫咪会因受到惊吓不敢吃东西,有些猫咪则开始频繁舔毛或吃一些奇怪的异物。
再次,不要强行带猫咪出门。尤其是那种猫咪从来没有出过门,主人却模仿别人不用猫包,直接抱着猫出门等行为。甚至还有人模仿一些国外旅行者,把猫带去海边。这种看似很洋气的举动对猫咪而言是苦不堪言的。外面的汽车噪音和形形色色的人就足以让猫咪感到恐惧,更何况是猫从没听过的海浪声呢?
总之,主人不要粗心大意和情绪暴躁,注意观察猫咪的情绪就能很好的避免猫的应激反应。
除此之外,刚开始养猫或者准备养猫的铲屎官,要注意猫咪的“社会化时期”。
猫咪3个月之前最好是让它和猫妈妈以及兄弟姐妹一起生活,学习必要的技能。把猫咪接回家后,铲屎官们可以让猫咪多接触一些人和动物,培养它的社交能力。这样的话,猫咪的情绪会相对稳定,不会过于敏感,以后也不会容易出现应激反应。
猫咪真的是可可爱爱的动物,而且养猫真的会上瘾,很多人养了一只猫后,就忍不住养第二只、第三只。亲身经历告诉你,养猫后,都会发现这14个神奇现象,别不相信。1、养猫的第一天,你就会情不自禁地给猫咪拍照,无论猫咪睡觉、吃饭、还是拉粑粑,都想记录下来,手机相册基本是猫咪,手机内存永远都不够用。2、养猫后,你
说法一:猫有九条命很多人都说猫咪有九条命 ,是因为很多人都看到猫咪从高处落下时,却能够毫发无损地安然着地,所以就用这个说法来夸大猫咪。然后很多事实证据表明,在真正的猫咪坠楼事故中,猫咪的存活率并不高,所以该封窗的就封窗,别拿生命开玩笑!说法二:猫咪口水可以消毒这是完全错误的说法,虽然猫咪口水中含有一
如何猫咪的肢体语言?让我们看看大佬的解释吧。1、轻咬你:猫咪轻轻咬你的手,可能是把你的手当成玩具、猎物,又或者是让你别打扰它。2、板鸭趴:猫咪肚子着地面,后腿伸直,像板鸭一样,说明它现在比较热或者在放松的状态。3、送小礼物:猫咪把老鼠叼到你面前,并不是恐吓你,而是想把战利品送给你,这说明它很喜欢你。
很多铲屎官都认为自己很了解自家的猫咪,但是其实猫咪身上是有很多小秘密的。关于猫咪的13个小秘密,即使是养猫多年的人,也未必知道!1.猫咪的舌头是非常不耐热的,稍微有点烫,它都很怕!2.猫的血型只有A型、B型、AB型,没有阴性阳性之分,也没有万能血型。3.每只猫咪的鼻纹跟人类的指纹一样,都是独一无二的
猫咪不会说话,但是其实它会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思。下面猫咪的这5个“身体语言”,如果你全知道的,说明你懂它!1、尾巴末端弯曲带钩状猫咪会用它的尾巴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说如果猫咪的尾巴直立,在末端稍稍弯曲,带点勾状,尾巴呈现这种状态的猫咪,此时眼睛也会缓慢闪烁,目光柔和,甚至好像会“放